2015 年 8 月 20 日,微信朋友圈广告官网正式上线;
2015年12月10日,朋友圈视频广告上线;
2016年1月,广告投放门槛由20万元/条调整至5万元/条,并进一步降低“查看详情”页的制作门槛:在广告投放端为客户提供多样化的H5页面模板,帮助广告主提升广告素材质量和制作效率;
2016年1月,朋友圈广告新增 “公众号关注” 和 “移动应用推广” 广告。
2016年2月,朋友圈广告自助投放端全量开放;
2016年4月,朋友圈视频广告支持自助投放,投放预算为100万元起;
2016年5月20日,朋友圈广告新形式 “卡券广告” 全量上线,并支持自助投放
从朋友圈广告的发展历程中,可以看到,朋友圈广告的门槛不断降低,越来越多的广告品牌加入朋友圈广告投放行列。
而随着视频广告的上线,朋友圈广告的玩法越来越多。这次广告新形式或许可以提升用户体验,但品牌主要想达到传播效果,最重要的还是创意。
面对越来越挑剔和敏感的用户,品牌主只有在内容创意、页面设计、开发难度、代码规范性等都上升一个高度,才能吸引大家的眼球。
在这个过程中,H5和视频结合成为了热门玩法。这次的Nike,还有此前刷屏的宝马H5,采用的都是视频和单页H5结合的形式。
而在今年7月,朋友圈广告自助投放端还提供了三类H5落地页模板功能,帮助广告主简单、快捷地完成朋友圈广告H5落地页制作,高效投放朋友圈广告。
腾讯朋友圈广告以外的社交广告
除了朋友圈广告外,腾讯还在微信、QQ等场景发力,打造大平台、多层次、跨终端的社交广告模式。
近日,QQ最新版本增加了“QQ-AR”扫一扫。用户选择“QQ-AR”扫描下图,手机页面会立刻出现一只企鹅正在传递火炬,3D效果棒棒哒。
2016年5月20日,腾讯在社交广告营销峰会大会上,提出AD+(即“广告+”),表示将发挥先天的优势和强大的增长动能,推进社交广告升级创新、构建全新数字营销生态。
前段时间,腾讯还计划推出一款先推广后结算的广告信贷服务,似是有意让更多的中小企业加入广告投放的行列中。
社交广告会实现“品效合一”吗?
随着社交工具的发展,社交广告也逐渐成潮流。资料显示,2015年超过2/3的广告主增加了社交营销预算和人力投入。腾讯内部研究也发现,相对而言,用户对于社交广告的接受度会更高。
广告分为品牌广告和效果广告两种,品牌广告侧重于建立口碑、扩大品牌知名度,效果广告则往往把重点放在促进购买行为、提高销量方面。
上篇:
下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