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ternet Creators Guild(互联网创造者工会,旨在连结互联网上的内容生产者)则指出了更多的问题,比如,YouTube 目前依靠算法来决定哪些内容违背了“去盈利化”标准,而算法一旦出错,就意味着一些视频内容会受到“冤枉”而无法得到相应的报酬。事实上,这类事情已经发生在了一位宣传医疗政策和研究的医生身上。YouTube 的算法判定该医生的 27 个视频不适合被投放广告(因为涉及敏感药品名),但事后被证明是错误的判断,后来经过人工审核后被通过投放广告。
YouTube 至今依然是全球聚集了最多原创内容生产者的视频平台,内容生产者也正是 YouTube 最大的资产和价值所在。不过,他们也是最不可控的一群人。
“就算不在 YouTube 上,我还是有别的盈利方式,比如…去别的平台。” DeFranco 在视频中暗示。
虽然这听起来更像是一时间的气话,毕竟,对于“网红”们而言,他们离开 YouTube 的损失可能远比 YouTube 失去某几个“网红”要更大,不过 YouTube 的确需要警惕了。
就在最近,Twitter 公布了一项更诱人的广告分成原则:70% 归于视频内容发布者,30% 为 Twitter 自留。而 YouTube 的广告收入分成原则是:内容制造者享有 55% 收入,YouTube 为 45%。
上篇:
下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