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对于互联网运营者来说,广告绝对是个好东西,但是打广告的心情那是相当矛盾、相当纠结:又要拥抱金主,又要保证用户体验不受影响。为了让用户点击广告,很多运营者是连哄带骗外加奖品勾搭,在文字包装方面是绞尽脑汁。
这世界说变就变
"一言不合"后面会跟什么动作
无法预计
想以不变应万变
只有让优秀成为一种习惯
对于互联网运营者来说,广告绝对是个好东西,但是打广告的心情那是相当矛盾、相当纠结:又要拥抱金主,又要保证用户体验不受影响。为了让用户点击广告,很多运营者是连哄带骗外加奖品勾搭,在文字包装方面是绞尽脑汁。
前段时间,互联网"广告新规"明确要求:广告内容必须在显要位置标注"广告"字样,这事把一些互联网运营者搅得心烦意乱,无论是PC端网页还是手机朋友圈,一时之间,被各种"广告"标注方法刷了个屏。一些资讯类的APP表现得中规中矩,比如这个:
还有这种,明摆着在广告位上发布的、任何人都不会误会的内容,也特特地标注广告字样,竟然有莫名喜感。
还有这种,该小编一咬牙改名叫"广告"了,开辟了作者栏的新属性。
好想看看这个内容打的是什么广告
以前是段子玩广告,现在有种广告玩段子的感觉。虽然有欢乐,但是还是能体会出运营者夹杂在其中的焦虑。本来嘛,软文的"软"就在于不显山不露水,让用户猝不及防地吃下一颗安利,还给你叫好。可是,当软文挂上明晃晃的广告标签,江湖上还有"软文"这回事了么?当用户明知道标题的背后是一则广告时,他还会点击那个标题吗?
如果云~知道~
"硬"要求是好事
问题的答案我们已经看到了。我们依然会为想看的内容贡献阅读量。
实际上,相比一个月前"新规"刚实施的时候,眼下的网络"吃软"还是"吃硬"的问题已经没那么热闹了,别看很多文章打上了广告的标签,但是正文依然是弯弯绕绕、逗趣耍宝的"软文",所以,我们要回想一下,软文的出现是为了什么?是这个世界不让打硬广么?是软文不需要商家掏钱么?不是啊,是因为它好看,是因为它对品牌宣传有利,优秀的软文有它存在的价值。
对于擅长制作优质内容的运营者来说,"新规"是好事,任何领域的"游戏规则"都是为了游戏更好地进行下去,优胜劣汰。毕竟在软文的江湖里,品质不一,良莠不齐,更别提还有节操尽碎的家伙。比如,有篇推小游戏的软文说爹妈因为这游戏闹离婚(这是什么思路?);比如,某个说"竞价"机制的伪干货文,硬套在一个年轻人艰苦创业的辛酸故事里……
上篇:
下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