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Facebook数十亿的真实用户面前,线上视频广告依旧不容忽视。虽然其在视频广告指标上造假,但依旧无法撼动其在视频上对用户的强大影响力。而从另一个方面来说,视频广告效果无疑也是一个复杂的问题,无法用简单的指标来衡量。
图注:最近几年,移动新闻应用中的视频数量显著增加
此前有消息称,由于Facebook两年来大幅虚增了其平台上的视频广告平均观看时间,引发了大量广告主和营销人员的不满。这也在广告行业引发了到底什么是“广告可见度”的争论。这不仅仅是数字化营销不断成熟的表现,也是考量如何提高视频广告质量以及如何改进视频广告创作方向的关键因素。
在短短几年时间里,Facebook的新闻源从没有任何视频发展到现在的以视频为主导。在视频业务不断增长的过程中,视频广告业务也随之水涨船高,目前价值已经达到数十亿美元。虽然Facebook虚增视频广告指标并未影响到其视频广告业务的营收,但这种指标造假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视频平台业务所面临的阿喀琉斯之踵(意指潜在的薄弱环节)。
视频广告所面临的问题
毋庸置疑,视频往往比文字能够带来更多的观众。但是需要清楚的是很多观众浏览一个视频的时间仅仅有几秒钟,大多数时候都是一带而过,而且经常是看默片。虽然Facebook根据社交用户特点对视频环境进行了技术支持和优化,但很多发布的视频广告并未作出相应改进。对于广告主和市场营销人员来说,如何把视频中的前置广告进行压缩,甚至于在视频的“跳过”按钮出现之前就播放完主题部分才是最重要的问题,也是对视频广告真正的优化。否则对视频广告的投资完全是对媒体资源的浪费。
事实上,很多市场营销人员在社交网络上采用短短几秒的简单动画或是动态照片就获得了巨大的成功。同时,他们也发现那种传统的电视广告在Facebook等社交网络上并无太大作用。如果观众仅仅是看视频广告的前几秒钟,那么又有什么意义?何况很多视频还是无声的。如果广告要表现的产品主体在视频的最后,那么无疑99%的受众会错过这一主题。
衡量广告可见度有无必要?
相比之下,谷歌母公司Alphabet旗下的视频网站YouTube则采用了TrueView这种视频广告模式。其根据真实的广告浏览时间来向客户收费。譬如当观众仅仅观看了几秒钟的广告时,YouTube并不向客户收费;而只有当观众观看时间超过30秒钟后,才开始向客户计费。显然,这种方法基于受众更长的浏览时间,对于衡量客户广告到底获得了多少关注度非常有用。
上篇:
下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