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典型的案例,某方便面品牌连续冠名了湖南卫视《透鲜的星期天》、东方卫视《加油美少女》,不过最终节目播出后,产品销量并没有提上来,导致结账时广告主拿不出钱,据说至今它还欠着上述某家卫视几千万。
当然,还有一种情况,是在找不到广告主时,在最后关头选择一个跟节目不搭调的品牌。这可能让广告主得不偿失、内容方也无计可施,并非双赢。
分享一个有趣的正面案例,据说当初某品牌跟《中国新歌声》签了一个六千万的合同。但星空传媒首席运营官曹志高告诉小娱,当时他们和浙江卫视商量了三小时,最终把这个单子给退了,原因是怀疑该“金主”的付款能力。
以上,正是综艺圈的各种大坑,希望入局者都能机智地绕道而行。
广告部接连换帅、同质化竞争加重,2017年卫视该何去何从?
整体形势不太好,真正能赚钱的又少,卫视内部还有不少小动荡。各家卫视一方面鸭梨山大,一方面又不得不自我打气、一鼓作气、各出奇招。
1、卫视高层换帅、金牌团队流失到友台
前段时间,湖南卫视把广告部主任换成了文威、把宋点派回了节目一线。在湖南的招商会上他们提出了“护盘保值”的战略,另一方面又号称要推出23档大型季播节目,其中14档新节目占比高达60%。小娱认为,这正是典型的广撒网,客户对哪个感兴趣就做哪个,那么多节目总能出几个爆款吧?
说到东方卫视,虽然整体收视稳步上升,但对新上任的广告部主任袁晓民来说,其收视和营收并不匹配,因为起步较晚,整个盘子只有浙江的一半左右。如何改变客户基础差、操盘能力不足、销售能力弱、创收增长慢等难题,依旧是一次巨大的考验。
至于北京卫视,新的领导班子上任后据说还在洗牌阶段。徐滔卸任京视卫星董事长后,目前正主抓《跨界喜剧人》等综艺内容。在掺杂着政治因素的平台如何发力力挽狂澜,还有待观察。
另一方面,浙江卫视营销中心主任楼志岳最近刚换掉,新主任还没宣布…这种因外界诱惑、自身发展需求等原因而导致的人才流失,其所在部门必定要花上一段时间来适应和调整。
当然,除了高层,湖南卫视廖珂、浙江卫视岑俊义等金牌团队离职后都要去东方做真人秀,届时将与老东家的节目正面对抗,对原平台来说,多少是一笔损失。
2、OTT、视频网站瓜分蛋糕、各大卫视节目同质化严重
小娱仔细看了各家卫视2017年的最新编排。发现户外真人秀、喜剧类节目、婚恋类节目、音乐(才艺)类节目,都不可避免地有扎堆迹象,有人担心这只会进一步加大内耗。
上篇:
下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