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寸间的亿万金矿:当广告遇上可穿戴设备
来源(广告买卖网) 作者() 阅读() 时间(2015/7/24 10:11:57)
2、智能手表
目前虽然还未出现真正意义上的智能手表上的广告,但显然这块屏幕已经被很多广告商盯上了,就像上文Apple Watch被各大移动广告商意淫一样。就智能手表的外在造型来看,无论是圆的还是方的,有一点是可以确认的,就是投广告的地儿没有手机那么宽敞,不过方寸之地仍可有大作为。
有人认为智能手表会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继电视、电脑和手机之后的“第四块屏幕”,如果真的是这样,那么它注定要成为被广告界追捧的新角儿。
《Hacking H(app)iness》的作者John Havens说:“智能手表会提示‘你的脉搏频率在升高,请减少咖啡的摄入’。”Havens还预见了智能手表一个稍微隐蔽的用途,当你走过一家商店,店主可以监测你的脉搏。如果某一件商品使你的脉搏加快,店家便会向你推销该商品。
这种广告的投递形式重新定义了“精准”一词,传统的精准建立在泛的大数据分析上,比如你在搜索引擎中留下了搜素某种商品的痕迹,那么网页会弹出与该商品相关的商家广告,但其实对方并不知道你真正喜欢怎样的手机,甚至不知道你到底买了没有。而智能手表的这种“读心”功能将“精准”拉升了不止一个档次,通过心率测量用户喜好,并且在后期通过累积这些数据得出精准的用户偏好。
目前,监测身体各类数据的功能已经成了大部分智能穿戴设备的标配,特别是腕戴类的产品,可以直接通过手腕的脉搏测量心率,这一功能不仅能够用于辅助医疗,对于那些想获取用户终极隐私的广告主们而言,也是一个绝佳的功能,而未来,这样一项功能将被用在哪个领域更多,谁知道呢?
3、指尖上的大脑
可穿戴设备制造公司Personal Neuro公司有这么一句口号:“你指尖上的大脑。”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呢?就是未来可穿戴设备的广告很可能是通过扫描用户大脑后进行推送的。比如你情绪低落了,可穿戴设备会给你推送巧克力或者某音乐专辑的广告;你肚子饿了,它会在扫描你大脑后,知道你想吃中餐、西餐还是哪国料理,然后进行精准地推送。
相关的大脑扫描研究技术在近几年已经陆陆续续地出现了:美国康奈尔大学认知神经系统科学家南森-斯普林格使用功能性磁共振成像扫描技术,将大脑中的图像直接译码,即我们可以看见他人大脑里想象的事物;英国科学家研制出一套“通灵”读脑仪器,试图使用这种计算机仪器来读取人类大脑所思考的事情,实验表明这种读脑仪器通过扫描大脑可获得和解释大脑的记忆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