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寸间的亿万金矿:当广告遇上可穿戴设备
来源(广告买卖网) 作者() 阅读() 时间(2015/7/24 10:11:57)
我相信广告商们对这样的技术肯定是欢欣鼓舞,但对于用户而言就不一定,如果未来大脑扫描技术真的成熟到一个程度,即可以实时知晓你最隐秘的想法,那不是很可怕的一件事情吗?在营销界,将类似于这样的营销方式称为“神经营销”,简直不明觉厉,我怎么已经感觉到自己的精神被操控了。
无论可穿戴设备上的广告最终将以怎样的形式出现,就目前而言,似乎是在设备上集成支付与定位系统,简单地推送一些附近店铺优惠券这种方式最为可行,也是用户最能接受的,毕竟在用户已经决定消费的情况下,优惠券什么的总是不会嫌多的,再则带着手表刷单显摆一下看起来也不错。
可穿戴设备广告存在的挑战
1、广告的呈现载体
谷歌近期预测表示,未来广告将遍布诸多奇特场所,例如用户家里的恒温器、冰箱、汽车仪表盘、眼镜和手表等物体上。冰箱或者汽车仪表盘我们可以想象,因为它们都有比较大的空间改造用于广告投放的地方,但是可穿戴设备与这些智能产品还是有本质的区别的。
当前的可穿戴设备物理屏幕均很小,这个大家有目共睹,而且这还只是针对有屏幕的智能手表或者智能眼镜之类的产品,像智能手环、智能戒指、智能衣物等各类其他产品根本就没有所谓的屏幕,那广告该以怎样一种方式呈现?
美国一家初创公司曾推出了一款能将信息投影在手背上的智能腕表,它内置了一个微型投影仪,能在用户手背上显示时间和各种智能手机上的通知。如果延伸到小屏幕的智能手表或者没有屏幕的其他智能穿戴产品,投影或许会是一个解决广告呈现问题的方法。
但是,这其中还有一个问题,即未来可穿戴设备的发展方向是隐性化,产品的外在形态会越来越小,直至消失,换句话说它们会直接以微型传感器的方式自然地融进我们的身体里面,那么,这个时候嫁接在看得见的产品上的微型投影仪就失效了,广告怎么办?
语音。人机交互方式的下一个阶段就是语音,而用户在这个时候也会从原先的被动接收广告转向主动索取。举个例子,比如你想买衣服了,隐藏了的设备在综合季节、气温、主人身材、偏好、心理价位等信息的基础上,对在线的商品进行一轮筛选,然后推介到用户面前。那么,怎么呈现呢?以虚拟现实的方式呈现在立体空间里。
想象一下,你只要按动某个启动键,讲一句“我要买衣服”,你的眼前立马出现虚拟现实影像最重要的是那些个衣服的试穿者不是身材与你大相径庭的模特们,而是你自己,我相信这样的方式相比如今的淘宝式购物,会让你减少很多麻烦,比如退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