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收入与广告播出时长出现“倒挂”,这在前两年是一个很好的现象,这是广播广告结构优化调整的表现----广播专题广告在减少,标准广告在增加,广告从资源型销售向价值型销售转变。但在标准广告与专题广告同时明显减少的今天,却不是这样的含义了。
电台广告2015年1月、4月、5月变化趋势
数据来源:CTR媒介智讯
调查数据中的“广告花费”是用电台广告播出量和刊例价格计算出来的,并不能完全真实反映电台收入,根据笔者今年在全国的调研,预期今年全国电台的总收入应该与上年度总体持平。电台广告播出量大减,收入却相对稳定,这一现象的出现与广播广告行业较普遍地采用了广告公司承包经营模式有着密切的关系。业内几家大型专业代理公司签订的电台广告承包合同就占据着相当的广播广告收入份额,更有不计其数的中小型电台和频率的专业承包公司,在为上播量下行后的电台收入不降买单。因为是承包,这些公司必须按照上年或几年前行业形势很好的时候所确定的承包合同向电台交款,而这些合同的年度增速竟然还是两位数。
我们知道,承包制是广播媒体最常见的委托经营模式,电台将频率广告经营权交给承包公司,承包公司按照合同约定的任务额向电台交纳费用,超额的收入全部属于承包商。反过来,如果市场行情不好,承包商没有广告客户,广告时间空置,承包公司仍然需要向媒体缴纳合同约定的任务额,这时候媒体获得的广告收入并没有减少,于是就出现了电台广告收入与广告时长的倒挂。
趋势——广播广告经营中承包制的推出和应用
广播广告经营中承包制的应用远比其他传统媒体普遍,导致这一现象的原因主要有4个:1、广播媒体经营体量偏小,广告公司进行单一媒体的承包较为容易;2、广播市场呈现地域性、区域性分布,将一家媒体承包给一家公司经营较为可行;3、广播电台强势资源分布比较集中,以交通、音乐、新闻等频率为主,可承包的目标资源清晰;4、最重要的,广播广告前几年实现了快速增长,广告公司承包广播电台盈利容易,因此广告具有很强的动力。
然而,在广告行业的变局和经济新常态中,广播广告面临的收入下行风险也由广告承包合同转嫁给了承包商。我们看明白了这一点,真心为早期对外承包的电台而庆幸,但马上就产生了深深的忧虑:行业尽管通过较普遍的承包模式短时间内规避了风险,获得了市场下行中的稳定甚至增长,但如果承包公司在合同到期后因为盈利压力放弃承包,媒体将在一段时间内丧失销售力,这对媒体的未来后果将十分可怕。
上篇:
下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