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微信变成危信背后的5种有趣现象
来源(广告买卖网) 作者() 阅读() 时间(2015/10/9 11:27:06)
微信朋友圈广告通常是以图片配文字以及一条H5的形式出现。就在上周,一则内容为“我是董明珠。制造业是国家强盛的基础。我愿为中国造奋斗。让世界爱上中国造!”的广告刷爆了朋友圈。我发现一个有意思的现象,大家似乎把在广告下面留言当成了一种新的“广告方式”,纷纷在评论区域留下自己的微信公众号、微信号、手机号或者是网址,各种刷存在感,但真正点击链接的只有非常有限的一小部分人。
从私密社交场到公众大广场,还要在广场中央立一大块广告牌,我不知道这样的微信还能坚持多久。在和秋叶大叔聊天时,我们曾表达过同样的担忧,急于变现、急于收割的微信到了非要在用户和利益中做出选择的关键时刻了,如果它选择了后者,还会走多远呢?
从广场到广告,是我观察到微信的第五个现象。
年初微信推出朋友圈广告后我曾写下这样一段话:“现在打开微信,有永远刷不完的朋友圈,有永远退不净的微信群,还有永远拒不完的陌生人……据我自己统计,微信每天占据我超过60%的手机时间,越来越重的微信也让我越来越沉重,几乎快成为强迫症。今年年初,我默默地许下一个愿望——断舍离,从拒绝微信开始。所以广告什么的,早已不再重要了。”
多说一句,现在有很多90后或者00后都不再使用微信了,这或许能说明点儿什么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