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视频网站的软肋 用内容称霸天下的时代一去不复返
国内视频纷纷上演打肿脸充胖子的闹剧,靠烧钱维持着虚假的繁华,再对比下国外市场,国内视频网站的“阿喀琉斯之踵”短板过于明显。美国的Youtube目前的估值已经超800亿美金,国内的视频网站还在上演单独上市圈钱而不得的闹剧。Youtube被资本市场认可源于其一直都将UCG 个人分享作为主流模式, Youtube的开放性与分享特质跟注重交流沟通的社交文化是相契合的,在视频网站提供内容之外延伸至社交等更多的领域,优酷土豆在创立之初,也都打着与 Youtube同样的旗号,即以UCG分享为主。土豆网曾经提炼出的”每个人是生活的导演。但行业内过度不当的竞争机制,却逐渐走了另一条路,视频网站集体迎合用户对于看剧、看选秀与娱乐节目等基本的娱乐需求并将其打造成主流,视频网站单一的内容再一次成为逐鹿的主战场,视频内容之外的探索日渐搁浅。
较之于国外,另一个“阿喀琉斯之踵”即为用户忠诚度太低。国外的会员服务,因双方有更强的社交粘性,品牌忠诚度相对较强,用户一般不会轻易更换视频网站,消费惯性效应明显。而对于国内视频领域而言,之所以选择该平台,除了背后的单个超级IP外,几无可吸引用户的价值,付费会员是为了单个IP买单,而不是为这一家视频网站买单,这也是靠IP接客的最大弊端。因此即使是有观影需求的人群,一时会花钱购买会员服务,可是待到对该网站IP的激情冷却后,头都不带回的转身就投入下一个有自己需求IP的视频网站。我们不仅就要去怀疑付费会员与品牌二者之间关联度。
较之于国外视频网站,国内网站的单一内容提供服务难免显得捉襟见肘,付费视频网站内容同质化现象严重,这和在免费模式下所获取的视频资源并无本质性的区别,无论会员用户或是普通用户都可以在超低的转移成本下进行平台的跳转,其用户忠诚度较低。遑论用户粘性、用户归属感,最终形成整个视频行业从内容服务、用户频繁更替视频APP到疯狂烧钱抢IP的恶性循环。而放眼视频行业未来的发展走向,配合不同场景下的智能终端的应用或许将成为行之有效的解决之道,因为再优质的内容也需要超感官的载体做输出,而情景化的用户体验,多屏组合产生的联动观影效果,才可能转化为极致服务的享受。
唯IP论下,付费会员的VIP地位何在?
视频行业的内容短板,单纯靠IP“接客”,除了为数不多的独家播放权、去广告、高清外,并没有太多的VIP服务,国内视频付费市场依然处于“混沌的秩序”。具体来说,视频网站付费会员权益与普通用户权益的区别不大,视频网站提供的付费内容远没有达到让用户掏钱的程度,国内的付费模式已经偏离了预期。以最新影片放映时间举例,大部分视频网站较之电影院最新上映影片都要晚上几个月甚至半年时间,会员用户观看亦是如此。这种僵局直到乐视影业自产影片《小时代4:灵魂尽头》上映才出现行业改革的曙光。该影片实现了面向乐视会员的院线同步,让会员在乐视网、乐视超级电视和乐视超级手机上观看独播,虽然只是一部电影,但是对整个行业来讲意义还是极为重大的,最起码对用户来讲,体现出来了付费会员的VIP地位。基于目前付费所能享有的服务之外探索更为多元化的服务,应成为时下视频网站未来深耕的一个方向,以此来充分体现付费会员的VIP地位。
上篇:
下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