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看了听了无数次的关于互联网+,还是+互联网的思辨中,不论孰对孰错,能得到普遍公认的是在大数据时代,产品思维必须转换为用户思维。提起用户思维大家马上联想到的是什么?是拉新?留存?固旧还是复购率?是用户生命周期?用户细分?用户画像?需求场景?个性化定价?还是用户体验?
都对!今天笔者想写的话题是旅游行业的数字营销尤其是广告投放,所以这里提到的是用户思维中的重要一环,即通过量化用户价值来提升旅游广告和用户购买的关联度,这是做好数字营销运营尤其是广告技术投放的基础。
在2015年中,全球广告投放技术领域发生了几次大的重组和并购,虽然没有2014年的谷歌、甲骨文等大佬那几次来的汹涌滂湃,但仍有几次可圈可点的收购案意味深远,比如Criteo收购DataPop,后者善于将零售商目录中的产品和消费者实际购买意愿相关联。比如尼尔森2亿美金购买DMP公司eXelate,标志着尼尔森正式进入程序化媒体购买,从为客户研究消费者到协助客户购买受众;Marketshare收购市场分析公司Datasong, 希望使用数字技术把店内销售更好的结合起来;美国第三大的零售集团kroger从英国特易购买下dunnhumby,这是家著名的数据分析公司擅长对于消费者的每次购买信息进行数据挖掘;而这个领域最大的并购则来自于Verizon 以44亿美元收购AOL。
旅游广告究竟与潜在用户的购买有多大的关联度?带着这样的疑问,笔者利用Criteo全球CEO媒体见面会的机会决定一窥究竟,因为这正是Criteo这样擅长分析消费者购买行为的技术公司的优势所在。
Criteo中国区总裁郑家强说,“首先,我们只去影响那些潜在客户,而不是不相关的用户。在中国,移动支付变得越来越便捷,越来越安全,也让用户用着更舒服。网购也不再像从前那样需要在PC需要填写各种繁琐的信息,支付方式的便捷化也会对用户体验有提升。
其次,我们一直都在尝试了解用户在旅游网站上的活动,比如我早晨开车时用手机上携程看了这个目的地的酒店和机票,中午休息时我用笔记本电脑上携程又看了一些目的地的天气和吃喝玩乐演艺活动的信息,我的活动都被记录下来,晚上下班后当我又去到凤凰网看新闻,凤凰网有一个广告的位子,Criteo已经对接了,在那个位置发现这个“我”存在了,就在非常短的几十个毫秒之内,那一个网站会告诉Criteo的引擎,这个“我”来了,我们要不要投放给他,投放什么给他。
上篇:
下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