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信息图表已死,图表和可视化才是趋势
其实,没有什么人真正想看那种大型的、垂直排列的、矫揉造作的图表——除了它下面印的LOGO之外,压根不会 包含什么有用信息。
但是,如果用那种吸引人的、互动式的可视化形式就不一样了。如果里面的数据还挺有趣,哪怕是简单的柱状图或者饼状图,都会产生很好的阅读体验。
有数据可依的故事总是更具有说服力,用可视化的形式呈现出来就更好了。此外,可视化信息图表更利于分享,也就有助于扩大这个故事或者新闻的阅读范围。
5、企业发布自有内容将会持续增长
虽然目前新闻行业并不景气,但不代表我们就不需要新闻了。人们依然希望通过新闻认识整个世界,也希望通过新闻了解产品或者服务。因此,公司也希望借此让世界了解他们的产品。
这也是为什么,如今科技产品的内容营销急剧增加:科技公司愈发意识到,他们可以通过发布自己的故事来吸引、打动消费者。
当然,这并不总是奏效。东施效颦的做法时有发生。许多公司一味把精力用于优化搜索引擎、吸引短期消费者,却忽略了产品质量,这样的利己行为令人反感。一些公司和风投公司已经尝试从新闻从业者中选拔编辑人才,最后却发现没有达到预想的效果后。但这样的大趋势还会持续,我相信在2016年,各个公司将会发布越来越多自产自销的内容。
我们来这样考虑:如果你有一笔十万美金的营销预算,你会把这笔钱投入到一次商业广告中,还是花一年建立属于你公司的媒体小分队,发展自己的受众群体?
6、分发渠道比你想象的重要得多
“酒香不怕巷子深”,这样的话只适用于电影。在现实生活中,建立受众群体是最困难的部分。我认为,在很多时候,“媒体”比“内容”更重要,因为前者更看重内容的分发渠道,而不只是沉迷于自己的好点子。
你认为一份报纸的价值在于它发布的信息?不妨三思。有些时候,信息的确很重要;但在大多数情况下,一个媒体的价值在于它建立了怎样的媒介、吸引了怎样的受众。
所有内容生产者都要注重吸引和发展自己的受众群体。Buzzfeed一定对这一点深有同感(事实上,这点就是Buzzfeed建立的基石)。我们不能光发布一些东西,然后眼睁睁等待人来发现。我们要积极建立受众群里,并有针对性地满足他们。
7、内容为王,高质量的媒体终将获得回报
最后,我们来谈谈质量。大多数读者都足够精明,他们可以辨别出哪些是营销,那些是广告,哪怕它们伪装成原生广告或者软文的形式。很多人都对现在铺天盖地的广告感到厌恶,转而使用广告拦截软件,以筛选一些有用的信息。
上篇:
下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