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正在进入一个‘文艺社会’。文艺是每个人都向往的一种精神和生活状态,也就是每个人都对自己的生活有更好的追求。”李三水认为,想方设法打动文艺青年不仅仅是一种市场策略,还是一种市场趋势。文艺倾向的营销不是个例,“而是社会经济发展,人类物质文明演进的必然。”也就是说,未来我们可能会看到越来越多让门槛高、文艺范儿广告了。
不过这样的广告风格真的有效么?虽然豆瓣和知乎的广告引发了不少热闹的讨论,不过其实这些参与者大部分都是平台的资深用户,他们对于广告的热情也许更多是出自对知乎和豆瓣本身的感情,并不一定是因为广告创意本身。若是为了与平台文艺粉丝们建立更深的联系,或许是个不错的选择,但对于非核心用户或者新用户来说,需要看好几遍、查阅各种解读才能明白的广告未必有吸引力。
就像一位知乎用户 “张梦桥”在评论知乎广告时说:“现代人已经很忙了,每天接收到的信息多得可怕,这么个广告,不能清晰说明,不能精准传播,离吸引人‘有意思,看看是什么’又差了十万八千里。”
上篇:
下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