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实上,Facebook与YouTube在视频浏览量上的差距已然不大,2015年,Facebook视频浏览量达 YouTube 的三分之二,两家公司的视频月活跃用户量相当。但考虑到Facebook的浏览量75%来自移动端,而YouTube仅有50%来自移动端,这一数据不得不让人为Youtube的未来感到担忧。
中外短视频广告为何能够博得广告主的芳心
Facebook对Youtube的挑战仅仅只是冰山一角,事实上,国内外的大势均是如此,以短视频为核心,新闻、社交应用承载的广告平台正在成为最能博得广告主芳心的广告投放渠道。国外的Facebook、Instagram、Twitter上的短视频广告已然成功对传统的广告形成威胁。而在国内,这种情况似乎也在又一次上演。
国内以腾讯短视频为核心,微信、QQ、腾讯新闻、天天快报为载体的腾讯系短视频平台,以及微博、秒拍甚至是快手等都在在成为广告主们热捧的新渠道。国内外短视频广告之所以能够博得广告主欢心其背后的因素是非常复杂的,这有传统广告效果监测困难的弊端,也有内容+社交+广告多双重因素结合在一起的整合营销价值。这些优势都远非传统广告所能比拟。
1、能够被广告主进行有效监测
在PC端广告诞生的早期,各个平台的流量参差不齐,而且广告和产品之间的数据深度也非常有限。广告主在网络上的砸钱基本上都是听天由命,它更像是一个靠金蛋银蛋砸出来的纯广告,一方面以牛皮癣的方式在网络上广为流传,另一方面又被平台以及用户所厌恶,是阻碍体验的一大障碍。
虽然到了后期,CPM(按展示付费)、CPC(按点击付费)、CPS(按成交付费)等网络广告的三种主流模式也逐渐兴起,它们也分别被认为是对媒体友好、相对中立和对广告主友好的几种模式。但PC端视频广告的效果显然被移动互联网所冲淡,无论是CPM、CPC还是CPS都被移动端所学习,也理所当然的成为了短视频广告的重要付费、效果依据。种解决方案让广告主花钱显得有理可依,而且更容易根据数据展开创新型的营销手段。
所谓展开创新型的营销手段,就不得不谈起接下来短视频广告的两大优势。
2、矩阵庞大,覆盖面广,影响力大
移动短视频广告之所以强大,正是在于其社交、新闻母体所带来的强大导流效果。Facebook、Instagram、Whatsapp、 Messenger构建了强大的社交矩阵体系,能够通过庞大的平台支撑起广告主的覆盖需求。国内的腾讯也是如此,QQ(8.53亿覆盖人群)、微信(6.97亿覆盖人群)、腾讯新闻(6.3亿覆盖人群)、天天快报(3亿覆盖人群)、腾讯视频(4.6亿覆盖人群)甚至是QQ空间,这样一个庞大的社交、新闻体系,拥有其他平台所不可比拟的巨大影响力,它天然就是一个具备强大的覆盖能力的广告平台。
上篇:
下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