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代表港铁在车站艺术上的最新突破和发展,它已经渗透到了最中心的运营地带,”高翔说,“它对运营来说最有挑战,两瓣分开的苹果既占据客流动线,其边缘也带有安全的风险——再怎么圆角处理,边缘总有锋利的地方。”
京港地铁希望在满足乘客交通需求的同时,也越来越多地满足乘客的非交通出行需求,创造现代城市的出行空间。它的下一步的商业筹划是把车站变得更加拟人化,纪念品团队已经设计了大望路先生、大望路小姐的纪念戳,期望用产品、广告的方式打破陌生,建立社区的感觉。在他们看来,人们每天在同一个车站出入,某种意义上地铁就是社区,互相不认识的两个人或许会因为一枚大望路先生或者大望路小姐的徽章而邂逅,甚至产生其他的故事。
这些努力对于未来京港地铁能否拿到更多线路运营权来说不会产生实质性帮助,但这家公司认为,让地铁变得更友好和有趣,会带来更有价值的长期回报。
京港地铁用一个简单的例子来说明这个逻辑,假如你是14号线的熟客,有一天列车因为某种原因晚点了,你的宽容度就比第一次乘坐的乘客高很多,甚至可能会帮地铁做一些解释和疏导的工作,这种价值无法用利润来衡量。
感情牌确实会在年轻的公司人当中产生作用,在国企工作的于洋觉得,虽然每次坐地铁都是行色匆匆无暇去参观地铁站里的美术馆,“但它的存在确实是加分的,让你感觉到运营者的用心。”他说。
上篇:
下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