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ABP如何表明他们的敲诈行为是正当的,或者看上去是无害的,它实际上践踏了自由和开放的互联网背后的价值交换。”IAB负责公共政策的执行副总裁Dave Grimaldi对此评价,“在线广告让全球范围内的消费者接触他们喜爱的网站,歌曲和视频。而Adblock Plus的技术对互联网自由流动的能力造成了伤害。”
早年,广告巨头交过的“过路费”
而实际上,早在2011年,Adblock Plus就推出了一项名为“可接受广告”的计划(AcceptableAds),官方解释说,Adblock Plus 不再屏蔽所有广告,而采取白名单的方式。至于什么是“可接受广告”,Adblock Plus在广告位置、大小等规格给出了限制,一些文本广告、静态图片广告可以发布,而动画广告、音频或视频广告等则不在放行之列。
正因为广告拦截所带来的巨大损失,一些广告巨头宁愿交“过路费”。据金融时报消息,Google、Facebook、亚马逊、微软等大公司早就与 Adblock Plus有付费协议,以换取他们的广告不再被屏蔽。具体费用尚不知晓,不过据一家匿名的数字媒体公司表示,费用相当于广告被解除屏蔽后所能带来的额外广告收入的30%。Eyeo 称,他们对此收费是有原因的,“管理列表需要花费我们大量的精力,这个任务没有办法完全由志愿者完成。所以我们会向一些大型非侵入性广告的提供商收费。”
由此可见,AdBlock Plus 早就对“反广告”这单生意有所预谋。更何况,这单生意的潜力是无可估量。要知道,在全球访问最高的100家网站里,包括谷歌、Facebook、Twitter、YouTube等80家以上高度依赖广告收益的广告大户。
今年5月,也有新闻传出,Adblock Plus 与总部位于瑞典的按月捐赠工具 Flattr 合作,将在今年年底前推出一个名为“Flattr Plus”的捐助项目。该项目允许用户根据自己的个人预算,设置固定的每月捐赠额度,支持 Visa、Paypal 等国际支付账户。
AdblockPlus 和Flattr 会从每月捐赠总金额中抽取 10%,用于该项目的正常运转,剩下的 90% 则全部补偿给被拦截广告的网站主和内容发布方。至于补偿的具体比例分配,则由Flattr 根据调整过多次的算法来决定。
此外,2015年,Adblock Plus的直接竞争对手Adblock宣布了一项“可接受广告项目”,表示:“可接受广告有严格的准则来识别非扰人的广告,AdBlock会默认情况下显示它们。这样,你便可以支持你最喜欢的网站,然而如果你还是想要过滤所有的广告,你可以简单的禁用。”
上篇:
下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