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Google等大公司索取费用一事,引发争议
Undertone的联合创始人Eric Franchi总结说:“用户下载了一个叫做广告拦截的软件,结果这个软件被用作传递广告的平台。”在某种程度上,新的模式让ABP更像Facebook 了:把用户视为自己专有的资源,并且严格限制广告主该如何接触用户。世界上领先的广告拦截软件和世界上领先的社交平台,就如何专断向用户展示广告的权利达成了一致。
这也意味着,AdBlock Plus早已不是广告把关人的角色,而是变身为一个互联网入口的守卫,将广告绑为了人质。想进入?你就必须付费。
有趣的是,屏蔽广告插件如此盛行,谷歌们也曾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因为在2010年时,谷歌为了赶超火狐浏览器,这曾是它使出的杀手锏:允许开发商为Chrome设计广告屏蔽插件,甚至可以屏蔽谷歌自己的广告。
谷歌向插件开发商展示开放的姿态,目的很简单:改善Chrome浏览器的体验,削弱竞争对手。只是,万万没想到,现在却反被广告插件敲了一竹杠。
有人或许会问,作为一款插件,谷歌直接给它下架了不就行了。请相信,谷歌早就想这么干了!而且已经有人看不惯AdBlock Plus的做法了。早在两年前,德国的《时代周报》和《商报》请求法庭禁止AdblockPlus的母公司Eyeo销售AdBlock Plus软件,并表示这款软件非法干扰了他们基于广告的在线业务模式。
但是,法官做出了对原告不利的裁决,他们认为AdBlock Plus的这种行为不仅不违法,而且还应该支持所有Adblock Plus用户继续过滤烦人的广告来保护他们的隐私。
更为重要的一点是,AdBlock Plus还拥有全球范围内几亿网民的支持。
回应:Google和宝洁等发起“更好广告联盟”
Google等想到另一个对策,他们聚集了一组背景各异的业内人士,分别来自广告主、发行方、代理公司和网络广告行业本身,共同打造“更好广告联盟 (The Coalition for Better Ads)”,希望解决网络广告业的一些问题,让受众不再受到困扰以至于使用拦截软件。
其它的参与者包括宝洁、联合利华这样的全球广告主,还有《华盛顿邮报》、4A代理商协会、全国广告商协会、世界广告主联合会以及全球最大的媒介购买公司群邑。
在某种程度来说,此番行动是行业对Adblock Plus“可接受广告”项目的回应,该项目会选择不屏蔽一些广告。并且,Google直言不讳反对广告拦截软件。本周,Google结束了与 ComboTag的合作,ComboTag是一家广告购买平台,与Adblock Plus合作,向广告拦截软件的用户提供网络广告交易市场。
上篇:
下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