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新喜:从Facebook到微信,敲响纸媒的丧钟
来源(广告买卖网) 作者() 阅读() 时间(2015/8/14 10:45:19)
而在国外,facebook拥有14亿用户,有超过三分之一的美国人每天依赖facebook看新闻,媒体有望通过facebook平台重新找回自己的用户,用户阅读新闻的用户习惯开始倒向facebook平台,传统媒体不参与,那么被边缘化会成为必然。
纸媒不愿被边缘化在于其盈利模式倾向于向广告主收费,广告主倾向于拥有用户与品牌影响力的媒体。为了吸引更多流量,纽约时报CEO马克·汤普生也通过风险与危险的陈述来表达纸媒的被动与无奈。
对媒体来说,获得忠实用户要比单纯的高点击量要重要得多。虽然这会让其对互联网巨头形成依赖,但显然,这也是一种扩大影响力、扩散内容价值吸引忠实读者的新媒体渠道布局。
事实上,facebook的这种新闻聚合服务并非首创,即自身做平台,拉媒体入驻,各媒体变成了自媒体。在国内,这与今日头条与微信公众号等自媒体的形态差不多。微信自从推出订阅号这一形式之后,纸媒开始大量迁移到微信平台开设公众号,微信对媒体生态的构建正在变得重视,比如推出原创保护机制。各种各样的传统媒体公众号每天都在向微信提供优质内容,围绕着“订阅号”形成了庞大的内容集群。这种内容模式,也是一种与Facebook InstantArticles类似,从社交平台生长出来的去中心化的新闻内容生态。
事实上,业界均知,纸媒面临的竞争对手不再是传统媒体本身,而是百度、腾讯、新浪、搜狐、网易等全副武装、拥有技术、用户、大数据优势、良性的内容产生机制与渠道优势的全媒体平台化的巨头。这些互联网巨头积累了技术、资源、品牌优势,积聚了大量的忠诚粉丝,有着巨大的流量并形成了稳定的可变现的盈利模式与精准的广告触达模式,它们是新媒体环境下的流量中心。
它们一起构建了新的媒体生态环境,引导用户习惯的巨大转变,导致传统媒体的内容传播体系被架空,即传统媒体的内容无法在自身的旧渠道中实现价值的最大化,需要借助新媒体的流量池来进行价值与用户体系的重新梳理。
所以我们知道,互联网巨头打造的新媒体与传统媒体的竞争,是三维打二维。新媒体对传统媒体的冲击,也是工业文明对农业文明的冲击。而纸媒的转型,将媒体内容建设逐渐下沉为巨头平台上的媒体基础服务。无论是美国的facebook还是国内的微信等媒体生态平台,对纸媒最大的威胁在于,对平台产生依赖,巨头掌控媒体的话语权与生杀予夺的权利。
转接巨头平台 纸媒影响力被压制 渠道与盈利模式产生冲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