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创收十亿销量的广告语是如何生成的?
来源(广告买卖网) 作者() 阅读() 时间(2015/8/21 15:54:47)
换句话说,这句话对谁都可以说,尤其最容易想到的是,恋人之间的告白,不是吗?娃哈哈夺得庞大的市场,也不是靠广告语的拉动,靠的是渠道的整合力量,娃哈哈是中国做渠道营销的领军品牌。
相反,农夫山泉的成功,却与它的品牌标语有着千丝万缕的关联。
因为,农夫山泉的品牌标语当中,是有实质性诉求的。想必,“农夫山泉有点甜”这句广告语,纵使不是家喻户晓,也是口耳相传了!农夫山泉卖的是一个字-甜!设想,当一个消费者走进超市,想喝清甜可口的矿泉水,其大脑里会自发地出现一个声音在不知不觉地提醒它:农夫山泉有点甜!那就买农夫山泉吧!
这个“甜”字,就是农夫山泉输入给大众心智的——印象诉求!
农夫山泉,就是一句品牌标语唱响了一个品牌,更有实际意义的是,这句标语拉动了其整个市场的份额,也就是将“销量”和“印象”一举两得!
“中华永远在我心中!”,如果我跟你讲这句话,你有没有感觉我挺伟大,挺有神圣感的?听起来仿佛似一名爱国者的使命观一样!亦仿佛似一位革命者的宣言一样,也就是它如同一种很正常的抒发情感的语言一样!但你能想到中华牙膏吗?很难!
事实上,当下还在用中华牙膏的消费者已经是为数不多了!你顶多是有人先跟你提起中华牙膏,你才有可能联想到这句品牌标语!但如果你对保护牙齿有什么样的需求,就无法联系到中华这个品牌!因为“中华永远在我心中”根本没有体现实质性的诉求,你要防注牙,你可能想到的高露洁;你希望牙齿更洁白,你可能想到的是黑人,或佳洁士...
为什么绝大多数的产品,把品牌广告一拿掉,产品就卖不动?
因为消费者只有先想到那些品牌名才能想到那些广告词,而当消费者们产生某种诉求时,却想不到他们的品牌!
这很明显是主次颠倒,根本没有抓住消费的本质!
我们绝大多数的人都有一种顽固的思维意识,那就是总喜欢从事物的本身来看,总站在自身的角度来观赏,自认为挺美,自认为非同凡响,殊不知,那只是一种孤芳自赏,更过份的是,遗留在我们大脑中的“左倾”错误认知,总认为那些大企业的品牌标语,就是最好的,最令人折服的!
如:“如果人类失去联想,世界将会变得怎么样”、“中华永远在我心中”、“一直被模仿,从未被超越”等广告语,好像觉得挺霸气,挺有气质,挺能代表权威,挺能代表官方,挺能代表主体思想,但非常遗憾的是,就是不能代表消费者的诉求和思维!
为什么很多创业型企业家所拟定的品牌标语,都很难获得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