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创收十亿销量的广告语是如何生成的?
来源(广告买卖网) 作者() 阅读() 时间(2015/8/21 15:54:47)
我反问了他一句:”你做这个化肥生意,对你自已而言,你的目的是什么?“
他回答:我做生意,当然是赚钱嘛。他很朴实的回答。
我紧接着追问一句:”那农民伯伯,买你这个化肥,他们的目的是什么?“
他思考了片刻后回答:我这是有机化肥啊,他们可以增加产量。
好了,有了,我随即把他们原来听起来让农民伯伯费解的品牌名改成了三个字——增收宝,然后给他们拟定了一条极为简洁有力的广告语——“要想收成好,就用增收宝”。
他一听完这句话之后,连他本人都想买这种化肥,然后回去种地了。
最后的结果就是,一年之后,他光卖化肥,都实现了接近一倍的业绩增长效益。
我想,每一个人都能明白一个常识,农民要的好处是什么,当然就是产量高,收成好嘛。换句话说,收成好,就是农民顾客最斩钉截铁地诉求。所以,要卖化肥给农民,必须先直截了当地提出他们心中的诉求,然后给出解决方案!
收成好,是实质诉求;增收宝,是解决方案。
看起来有诉求,但如果不具备实质意义的话,也不足以形成印象!问学堂是一个做教育产品的互联网商城,一年也能做个过千万的销售额!但他的品牌标语,依然没有体现实质性的诉求。
“孩子怎么学,就上问学堂!”是这个商城的品牌标语,这里面只是一个抽象的问题,并没有实质的诉求,很显然,他并没有强调任何的好处!因此,不太容易拉起家长的兴趣与渴望!如果将前面的问题句式,改成:孩子快乐学?孩子想拿高分?孩子轻松学?优秀的孩子怎么学?--找问学堂,等等这些都是实质性的诉求。
我有一个读者朋友叫李思齐,他本人是一位在成都做健身的教练。他之前一直通过互联网社交媒体(微信和QQ空间)分享健身心得来开展业务,但遗憾的是,几乎没有人看他写的东西。我说,你没有在第一时间内,构建你的个人品牌印象,在浩瀚的网络江湖,信息泛滥如潮涌,人们的注意力相当分散,如果你没有在最显见的地方,用一句简明扼要的话,告诉别人关注你的理由,你所发布的具体信息,基本上会被湮没。
于是,在一个月前,我给了他一条关于个人品牌定位的广告语——“健身楷模李思齐,分享健身之妙方”。一句话,把他的从业属性,他的行业地位,他的真实姓名,尤其是为那些正在寻找健身方法的人给出了显著的关注点!
健身楷模李思齐,是解决方案;分享健身之妙方,是实质诉求。
昨天,他告诉我说:“周老师,以前我分享的东西,都没有看;现在,别人都会看我的东西了!”。果然是见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