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样的人才能想出优秀广告创意?
来源(广告广告买卖网) 作者() 阅读() 时间(2015/10/30 10:24:59)
大众的甲壳虫也就是这样做到了, 它知道自己跟追求空间大的消费趋势是那么格格不入,不过它没有因此放弃,而是采取策略上的创意,如文案所说:"
我们的小车不再是个新奇事物了。不会再有一大群人试图挤进里边。
不会再有加油工问汽油往那里加。不会再有人感到其形状古怪了。
事实上,很多驾驶我们的"廉价小汽车"的人已经认识到它的许多优点并非笑话,如1加仑汽油可跑32英里,可以节省一半汽油;用不着防冻装置;一副轮胎可跑4万英里。也许一旦你习惯了金龟车的节省,就不再认为小是缺点了。
尤其当你挤进狭小的停车场时,当你支付那笔少量的保险金时,
当你支付修理帐单时,或者当你用旧大众换新大众时,请想想小的好处。"
自嘲是需要勇气和诚实,并不是盲目的自我膨胀,那么如何才能做到有效、聪明的自嘲呢?
第一, 将缺点转换成优势,比如甲壳虫给我们的示例,小也有好处,比如省油、省保险金等。
第二, 提出不足之后给到解决方案,比如爱维斯租车摆正自己是老二的位置,继而引出产品和服务的卖点,很好地保证了不被吞食的败局。
第三, 通过局部的弱点来凸显主要诉求点,比如"这辆新款劳斯莱斯时速达到60英里时,
最大的噪声来自电子钟",直接指出电子钟的噪声,其实就是为了突出劳斯莱斯噪音小的主张。
在娱乐至上,微信占据生活一大半的时代,自嘲往往跟逗比、搞笑、有趣、好玩、呆萌等亚文化沾边,也就意味着还没开战就预示了虏获了一大波80后90后00后的心智,这不是比品牌更牛逼的招数吗?
比如鲁迅的"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到现在都为很多人所记忆尤深。再比如网络的一些段子:"能用钱解决的问题都不是问题,可问题是我是穷人 "、"走牛B的路,让傻B去说吧"广受年轻人流传。
人格并不是能力和技巧,若要是真让我给出如何激发有效创意的方法,我觉得西尾忠久的异质同化与同质异化两条路径,不妨可以试一试。
异质同化,在新产品刚推出的时候往往很有用,比如要说清楚余额宝这个理财产品的时候,通常是需要很多的篇幅和口水,而通过与熟悉的场景进行绑定,比如说成"会生钱的钱包",却能让消费者一下子就能明白它的功能和特效了。
同质异化,这个应该很容易理解,就是要差异化,如果没有这一点,那建立品牌也就没有多大的意义。那么如何进行差异化呢?可以依赖以下六种办法:替换、去除、反转、夸张、组合、换序。比如,根据"中秋节送月饼"这个焦点元素,我们就可以使用以上方法进行创意思考,会得出以下颠覆性的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