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广告呈下滑态势:论产业链的变化
来源(广告买卖网) 作者() 阅读() 时间(2015/12/4 13:53:09)
依托于湖南卫视“快男”“超女”品牌的天娱传媒已打造了李宇春、张杰、郑爽、华晨宇等近60名优质艺人,成为中国市场音乐版权最多、粉丝覆盖面最广的品牌之一。而《中国好声音》的优胜学员经纪公司梦响强音也获得了资本市场的青睐,2014年4月被上市公司浙富控股以4.2亿收购20%股份,估值高达21亿元。
时尚类节目《女神的新衣》则开创了与电商结合的产业链。其从策划之初便做足了产业链考虑。节目邀请六位女神级明星与设计师们合作参与时装设计与T台秀展示,并邀请服装企业现场竞拍女神们的设计,进而制作成成衣出售。而在节目播出的同时观众即可在网上购买女神同款新衣,实现“边看边买”。这种“T2O”(电视到在线)新模式达到了电视节目、电商平台和品牌广告主间的共赢,开始被一些生活方式类的综艺节目所效仿。
总的来说,中国电视节目的IP开发正在日益得到重视,开发形式也越来越多元化。但与欧美电视节目的IP开发体系相比,则仍有较大差距。例如将节目的品牌授予其它的厂商生产衍生商品,目前在中国还未得到太好的开发。而这却是很多欧美综艺节目获利的重要方式。益智节目《谁想成为百万富翁》的特许商品多达140种,一度占到节目收入的40%。
美国A&E频道的真人秀节目《鸭子王朝》(DuckDynasty),向15大类80个品牌授权1200种衍生产品的生产,每年收入超过4亿美元。可以看出,在中国电视节目IP价值的开掘方面,仍大有精耕细作的空间。
那么在看过上面的分析之后,电视广告行业的人士们是不是看到IP节目开发找到了电视广告的新发展道路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