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播的核心技术是利用P2P技术开发的Qvod流媒体播放系统。
所谓P2P技术,是一种点对点传输,用户可以直接从其他用户的电脑里下载视频,减少了对服务器带宽的消耗,用户数越大,速度越快。同时可以实现边下边播,用户观看视频的同时,视频已经存进了你的硬盘里。对于这一技术,王欣此前曾称自己系从国外网站上学习而来。
知名互联网学者李易告诉记者,从技术层面看,快播是抓住了P2P的机遇,相继开发了快播服务器软件和快播网页播放器。当然,还有后来的移动客户端。“2007年的视频行业是一个草根时代。当时的带宽受限较大,盗版、侵权情况较多,网民看视频只要不卡、画质清晰,用户体验就好。在这种行业背景下,快播的核心技术成为一种竞争优势。”
借着P2P技术,快播连接了诸多中小型视频网站,形成一个视频播放系统。“这些中小视频网站有些含有成人内容,快播等于给这些网站提供了盈利机会。”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业内人士告诉本报记者。
因此,关于快播曾与许多成人网站合作的传言一直存在,被质疑其起家优势更多的是依赖于色情内容。这也是快播案的主要争议点。
彼时的视频行业还处于探索阶段。从网际快车、电驴、迅雷,到优酷、土豆等视频网站都在“摸着石头过河”。但快播在成立之后,便以Qvod流媒体播放系统的便捷性,迅速集聚海量用户。
“从用户方面来讲,视频行业有两种模式,一是通过中心服务器的下载方式,比如说通过Windows自带的操作系统去服务器端下载文件,这也是最早的流媒体传输方式。二是P2P下载方式。”中广互联分析师熊飞向记者回顾了视频行业的发展历程。“那个时候,盗版、侵权等内容并不被行业重视。”
2009年,优酷与多个视频网站因版权问题发生纠纷,视频行业的混沌模式告一段落。至此,网络视频行业的版权规范化问题日趋受到重视。
灰色商业模式之殇
“大多数视频网站,例如优酷土豆、爱奇艺等,要支付带宽和内容成本,占到公司成本的百分之五六十,很难盈利。但是快播几乎不需要承担内容成本,带宽成本也是极少的一部分,所以更容易实现盈利。”熊飞说。
有业内人士认为,“相对于主流视频网站如果Qvod播放系统与一些‘你懂得’网站相互依托,获得盈利,更像是一种灰色产业链,谈不上商业模式。”
李易告诉本报记者,这些“你懂得”网站依托Qvod播放系统建立,他们的用户需要下载相应播放器才能观看视频。播放器的用户多了,找他们投广告的客户自然增多,投资也变多,盈利模式就比较清晰了。
上篇:
下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