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实上,在不少网民看来,大部分大型视频网站都会存在一些低俗、色情或暴力的内容,而快播为何成为政府“开刀”的对象?在魏鹏举看来,这就是一个执法的边际效益问题,对于快播进行管制,边际效应较大,有示范效果。
记者从裁判文书网查询到,近年来,跟快播有关的版权纠纷时有发生。号称只做观影软件、不涉及播放内容的快播,在事发前已经成为多家同行指控在内容上构成侵权的对象,快播接连输掉了官司——相关判决中,王欣本次案件中的辩护内容,同样也出现在那些庭审中。那些诉讼之后,留给快播的“内容空间”急剧压缩。
但真正终结这个“江湖神话”的,是2014年“净网”行动。媒体报道称,以打击色情淫秽信息的“净网”行动,其最大成果便是快播公司被查处关闭,其总裁王欣等人被捕。紧随其后的“剑网”行动,则旨在打击网络侵权行为。
快播出事后,一些行业人士开始思考和探究,政府对于不良内容管制的标准和边界在哪里?对此,魏鹏举表示,内容管理的标准一直是中国互联网环境的老大难问题。“我也是国家游戏内容审查委员会的委员,据我了解,在内容审查这方面,我国在短期之内很难出现公开统一的标准。目前基本上还是依据十大类不允许(如不允许反党反社会主义、不允许出现淫秽色情内容等),还有一些约定俗成的原则。”
快播究竟有没有能力去监管不良内容,一直是这一案件中各方争论的焦点。资深IT评论人士洪波表示,如果有1%的淫秽内容,监管不到这个是可以理解的,但如果里面有70%的淫秽内容却声称自己无法监管到位,这是说不通的。中科院自动化研究所科学艺术研究中心副主任张之益也表示,只要做就有能力,也有条件,这也是快播公司不能回避的问题。
事实上,2013年左右快播也逐渐有了转型的意识,并声称将在未来一年投入1亿元用于建设正版内容,投入3000万元支持国内微电影的创新。
一位接近快播的人士这样说道,王欣比较固执,也有些理想主义,快播尝试过转型,但最终并未放弃其“核心内容”。
在熊飞看来,快播此前的赚钱模式太容易了,所以转型的紧迫性不太强。刚开始是退出快播大屏幕,想要硬件转型,后来还想做视频购物。但是说来说去,还是因为以前赚钱太容易了。
侯志辉表示,这些靠盗版和不良内容发展的小网站肯定是没有前途,转型很难,没有转型的方向,只能靠打擦边球赚一些快钱,而且行业的监管也会越来越严格。
内容的江湖
近两年来,视频行业风云变幻:PPS卖身爱奇艺、阿里巴巴投资优酷土豆、PPTV被苏宁收购……“找爹拼爹”是近两年国内视频网站发展中的关键词。但即使四处拼爹,视频网站要面对的仍然是长期不盈利的问题。
上篇:
下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