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际上,广告创意的本源是社会文化。深受佛教文化影响的泰国社会讲求每一个人修身养性,关注每一个个体命运。而国民性格平和,但同时有着强烈的社会责任感,这样的社会气质在泰国的各种广告中表现得很突出。
无论是 2015 年为天猫制作的四则广告,还是素森早期的代表作“黑猫威士忌”,在他的作品中,一直主推平民演员,讲述平民生活故事。
“其实我也找过好看的人和不好看的人,都来试镜,结果我发现一个规律,往往不好看的人演技比较扎实,不浮夸。”素森笑着告诉《中国新闻周刊》。
他还认为有些产品请明星“站台”是因为产品本身缺少吸引力,金主或是广告公司也没有找到合适的故事去演绎产品。他喜欢的广告是故事本身有吸引力,而不是靠明星的号召力。
沃纳·塞弗林和小詹姆斯·坦卡德在《传播理论——起源、方法与应用》一书中曾提出过七种常用的宣传策略, 而平民百姓法作为其中之一,即指“某讲话者如果要让受众相信他或她的想法是好的,就需要表现出这些想法源自‘人民的’,源自‘普通老百姓’”。
对于泰国广告而言,平民百姓法能够比较容易引发泰国受众的认同感。素森在制作以平民为主角的广告时会特别关注平民生活中的点滴细节,着重反映他们朴素的生活状态和生活哲理,以平民演绎取代明星代言,以平实的生活场景取代华美的置景,营造大众可触摸的真实空间。
素森认为,平民化的制作思路不仅能引发大众的共鸣,并且形成了低成本、高创意的广告之路。
除了平民担任主角的广告之外,素森的作品中还有一部分主人公是创造出来的卡通形象。比如“统一绿茶虫虫篇”中的青虫,“ SHERA 天花板”中的壁虎等等。素森从这些小生物的视角里发掘的世界并非仅是琐碎和狭隘,而是从宇宙中择取一个有意思的小切片。从这个意义上而言,这些小生物一定程度上代表观众自己,在这些小生物和人类发生冲突的深处展现人性。
“有一段时间我非常喜欢看电影,电影中往往人情味特别浓厚。虽然我做广告并不完全按照拍电影的套路,可是电影剧本讲故事的手法对我影响很大。”素森告诉《中国新闻周刊》,他希望通过这些小生物和平民主角去发现生活,每次以电影故事的方式去激荡观众的情感,让他们感知生活的深度。
泪点,卖点
在泰国出现轻微的汽车事故,驾车者和乘客多数会开朗地检修故障,再笑嘻嘻地开车赶路,不会郁闷纠结,更少有人为此吵闹。泰国人把小挫折看成是生活中的插曲,很少计较。有种观点认为,泰式广告创意之所以愈来愈受全世界的欢迎,正是因为泰国人能以幽默超越困境,从自卑自嘲中寻找豁达自在。
上篇:
下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