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乏诚信的广告内容,宣传效果越好,引起的社会影响就越恶劣,最终结果就是丧失公信力;公信力下降所导致的读者流失又会直接引起广告客户的减少,如此便进入恶性循环。所以,在报纸广告的转型期,报纸从业者首先要做的是坚守传媒行业的职业道德,承担起应尽的社会责任,对读者负责,这是一切广告创新所必须坚持的根本所在。
滥用悬念,格调低俗
在互联网时代,注意力作为一种稀缺的资源,能够给媒体行业带来巨大的收益。换句话说,读者的注意力就是媒体争夺广告市场的筹码,而且其再生成本几乎可以忽略不计,因而引发的经济效益具有倍增的乘数作用。网络时代没有注意力就没有利润,而没有利润的企业最终要失败。在这样的背景下,为了吸引读者眼球,争夺注意力,一些报纸设置的悬念广告就会显得格调低俗。
护肤品品牌韩后2013年8月20日刊登在《南方都市报》AⅡ叠16版上的一则广告,被网友戏称为“张太体”。这则广告把“现任张太”致“前任张太”的“公开信”作为模板,宣传“女人要经营好自己”的品牌主张。单纯从悬念设置的角度来看,这则广告无疑是成功的,它利用了两点:一是以当今社会热门话题“小三”成功地吸引了读者的注意力;二是利用悬念引发了社会持续讨论,尤其利用了微博、微信等新媒体平台迅速扩散,宣传效果明显。但由于广告题材的敏感性,引发了网友热议,报纸出版当天20点08分,广东省工商局就通过新浪官微发布通告,声明这是一则商业炒作广告,且此广告违背社会良好风尚,责令停止,启动立案。从读者的角度来看,这类创意广告不免显得有些低俗,该品牌把自己置于“小三”的不利定位,且思维模式仍然停留在女人活着的价值就是为了取悦男人上,这对于品牌形象塑造反而会起到反面作用,而且失去了广告应有的品位。从这方面来看,报纸创意广告的发展方向不仅需要“超凡”,也应该“脱俗”。
照搬新媒体创意,不伦不类
在报纸广告转型时期,由于媒介融合的需求,传统媒体往往需要借鉴新媒体的广告创意,但是由于用户构成和用户欣赏习惯不同,其中有些创意克隆到传统报纸上显得不伦不类。对于报纸行业来说,购买报纸的大多是中青年的上班族,是受教育程度和收入水平较高的社会群体,具有较强的购买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对于他们来说,报纸不单单是传播新闻的工具,还需要借助报纸满足他们深入思考以及全面了解事件真相的需求。这种读者群体特征,与新媒体用户有较大不同,一个是定期系统化的阅读,一个是碎片化的阅读,前者偏好于严肃和格调,后者偏好于幽默甚至滑稽。报纸版面和新媒体广告区位呈现有着显著的区别,这就要求报纸在广告创新时要根据读者特点来制定广告策略,不能照搬新媒体的广告模式,不能盲目模仿竞争对手,更不能跟在别人后面亦步亦趋。广告创新必须结合自身优势,才能真正吸引受众,在竞争中脱颖而出。
上篇:
下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