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197_45px;
资讯中心
企业理念
Corporate Philosophy
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新闻中心>通知公告
为什么你的广告不能改变消费者?
来源(广告买卖网)  作者()  阅读()   时间(2016/7/1 9:54:12)

  这样,你付出某个行为(打开公众号),只有不到10%的概率能得到期望结果,你就更不可能习得这种行为。

  就像,假如你平均10次喝红牛,只有不到1次能提神,那你下次又困又累的时候,还能想到喝红牛吗?当然很难。

  用户“习得某个习惯”(学习行为),就是改变特定情境下的行为概率——但很多人可能忽视了这一点。

  比如一个做优质生鲜的电商,定位“品质生活,就来XXX”——用户处于“需要品质生活”的这个情境的时候,如果来到你的APP,有多大概率得到积极的反馈呢?

  很有可能是10%以下——比如我想要品质生活,因此想买个更好的耳机,而你这里就没有,这样我就更难养成“一想到品质生活,就来你这里”这个习惯,最终用户的行为概率也就可能没有改变。

  “改变特定情境下的行为概率”,连小学老师都明白这个道理——TA的目标是“同学们上课不要聊天”,而不是“禁止学生的一切聊天,甚至包括在里也不能聊天”,后者是一个不可能完成的目标。

  那么应该怎么做呢?如何找合适的说服文案,以提高消费者在某个特定情境下的行为概率?

  比如之前遇到一个做个人定制旅游的“XX旅游”,在一次营销活动中,想要说服大学生毕业游,不要自由行,而选择更加省心的定制游。

  首先,你想改变什么人在什么情境下的哪种行为概率?

  比如:提高大学毕业生,在选择毕业游的方式时,选个人定制游,而不是自由行的概率。

  然后,寻找他们在这个情境中的“喜爱刺激”和“厌恶刺激”。

  “喜爱刺激”是消费者在这个情境中渴望的行为,就像喝红牛的时候“喜爱刺激”是“精神”,在毕业游,喜爱刺激可能有:低价享受土豪的生活、无忧无虑而不是烦心等。

  “厌恶刺激”是消费者在这个情境中厌恶的行为,就像喝红牛时“厌恶刺激”是“困了累了”,在毕业游,厌恶刺激可能有:花了很多冤枉钱结果没有享受、被一些黑店坑等。

  接着,利用两种刺激,去强化或者惩罚某种行为,以改变行为概率。

  (1)利用“喜爱刺激”强化购买行为,让消费者觉得用了你的产品,就会获得这种刺激。

  “预算有限的毕业旅行,一样可以享受土豪的生活——Day2,敞篷跑带你环游海岛”

  (激活消费者的“追求心理”。)

  (2)利用某种“厌恶刺激”强化购买行为,让消费者觉得用了你的产品,这种厌恶刺激会减少。

  “青春和心情都是有限的,不在不好玩的景点上浪费时间。——最优行程计算,删除不值得去的景点。”

  (激活消费者的“规避心理”。)

12345

上篇:

下篇:

地址:兰州市城关区东方红广场国芳写字楼16楼      联系电话:0931-8831301
传真:0931-8831301      网址:www.huobanmedia.com
关注我们:
  • 100_100px;
  • 100_100px;
  • 100_100px;
Copyrights © 2025 版权所有 兰州伙伴广告传媒有限公司 陇ICP备09000722号 设计制作 宏点网络     icon  甘公网安备 6201000200003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