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思远先生:
讲的非常好,生产和产生。
曾会明先生:
大家好,我是来自中广格兰的曾会明。去年第一届会正好我也有一个演讲,其实去年演讲的跟今天讨论的话题有一点像,我也在谈内容的变化,作为广告大会来讲,现在很多广告都跟内容和媒体有非常密切的关联,内容的变化和媒体的变化相应的也会带来广告形式,甚至是商业模式的变化。
其实这两年有很多电视台请我去讲课,讲的主题就是怎么样做媒体融合。由于时间原因,我就把我非常简明扼要的观点提出来。一是媒体融合一定要把观众变成用户,你原来只知道通过有几个点的收视,你不知道有男女老少,他的喜好、性格、兴趣,你一定要把观众变成用户。二是我提出过一个观点,真正的新媒体是只有用户深度参与的媒体,才是真正的新媒体。我们把视频搬到网上,再从网上搬到手机上,只是时空的迁移而已,它没有在形态和商业模式上有根本性的改变。
刚才主持人谈到Papi酱,我觉得对于自媒体而言,其实自媒体已经通过公众号和用户有很多的互动,包括有些话题是用户提出来的。但其实它还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新媒体,只是说它能够和有一些互动,它知道大家关注什么。比如说Papi酱情人结那一期,因为那个话题很大众化。
我举一个例子,腾讯视频有一档节目叫《你正常吗?》在座的各位看过的请举手,我觉得那个是新媒体初级的形态,怎么讲呢?它会出一些很劲爆的话题。比如说你认为在大学多少年纪,还是一个处女,这个是不是正常。他会请一个明星各自来选择这个问题,标准答案来自于他是低档网上直播的节目,观看的同时,网民的投票决定了它的答案是什么。也就是说大家的参与是在影响节目的进程和结果,以及过程。他再从投票里面已经投的网友,再抽奖和发红包,也有互动和激励。这样一个形态用户的参与度比较高,其实类似这样的节目,我们想象《超女》已经过去十年了,其实一开始就是这样的,后来可能考虑到很多学生价值观的问题,后来这个节目没有了。但是从内容的形态用户的参与决定这个歌手的去留。
现在《好声音》的决赛在鸟巢,那个投票的数字很惨。因为它要用它的微信,所以连接很不方便。要解决这样一个问题,其实从广电来讲,因为我们公司一直在持续为电视台,为有线电视网络公司,包括为一些视频网站提供专业的咨询,包括一些项目的投资业务。所以跟电视这样的机构打交道非常多。整个电视要形成这样一种互动,甚至用摇控器就可以投票,可能这样一个效果跟收视率和关注度完全不一样,这时候其实广告也会不一样。你看到一个广告你感兴趣,你可以直接按一个按钮,比如说欧洲有这样的技术,有相关的信息它的右下角有一个红点闪一闪,你按之后视频还可以继续播放,但是它会缩小成一个相对晓得窗口,在旁边有相关联的信息,这些信息来自于互联网。如果你可以直接购买,无论是厂商直销或者是淘宝店购买可以直接下单,银行卡可能已经跟ID做了绑定。所以说它的广告和销售连的更近了,用户深度互动的内容。
上篇:
下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