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兵先生:
我是跟上互联网的节奏,研究的角度来看的。我直接回应主持人提出的问题,我觉得Papi酱这样一个现象或者是什么,它对于我个人纯粹做一个个体存在的话,它的价值可能就在几百块这种量级,因为它就是满足我某些特殊情况下的一些娱乐的需要和好奇的需要。如果从工作的角度来讲,它有十万或者是几十万的广告价值,如果从资本的角度,这就是另外一个纬度了,我想打一个比方来形容这件事情。
我觉得互联网相当于土壤,而资本相当于是化肥,我不知道大家对种韭不了解。韭菜割掉以后如果加肥长的比较快,如果长时间不割,韭菜变老了,不好吃。给它估值其实就是认为的加肥,而互联网这个土壤本身是这样的,它有其规律,如果到了一定的周期,大家不再人为的给这个东西加过量的肥,不急迫要一些东西,我认为它就回归自然了。包括比如说微博曾经怎么样,微信也是逐步形成比较稳定的社会现象。所以从这个角度上来讲,有人给它估三个亿或者有人给它估三十各亿也不奇怪。还有一点,我们不能总是吃韭菜,所以会诞生其他的菜,这是我对这件事情的看法。
王思远先生:
各位的观点都从非常专业的角度替它担心、要害和现象级。我刚才说其实背后有几个底层的东西,大家作为专业人士一定要关注。其实从今年开始,它是标志性底层的逻辑,互联网的底层逻辑,大互联网公司,包括腾讯、优酷它们做了全球布局都是这样的。我们看之前新浪、搜狐等等,原来说它们是新媒体,现在它们变老了,我们直接看它的指标就知道了。后来涉及到腾讯微信出来,现在是如日中天,已经看到顶端往下掉的可能,它都会占到我们传媒板块很重要的,但是它不能说把谁取代掉,老年人应该在,成熟人也应该在,一代一代都应该生存。但是问题是它是现象级,我们今天分析内容的产生,大量怎么样产生。为什么从美国那边流行过来,他们判断力很好,我要投这个东西一阵热,老罗不是这样的,他最先去学习MCN。因为移动互联网带来真正的成熟来自于人人互联,人人互联其实就是内容的产生来自于每个人的个性,现在有另外一个称呼叫IP。
现在传统电视台说没落,其实电视台没有没落,有一些电视台的节目很好。比如说在互联网上都没有问题,现在逐渐变成每个人的生产都有可能变成一个小电视台,其实他们就叫MCN是内容多屏,以一个人的内容、性格形成一个电视台。比如说芒果台,一个人可能就是湖南卫视或者是谁,这个比方不太恰当,但是意思就是这样的,他们以人群划分,新一代起来的时候,他们的阅读习惯不像我们之前已经成熟,他们随时以最新的方式阅读。其实对于今天讲的广告影响力来讲,它就是重大的影响。我们讲它一定会波及到,Papi酱只是一个标志性的元素,跟之前有相似的地方,但其实它背后的逻辑是不太一样的。我们明年可能会看到很多大企业会布局上百个叫网红是贬低他们,网络上只要你有能力可能也会产生内容。
上篇:
下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