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反碎片化的块阅读何为报纸的“上马”?不能坐编辑部讨论,要到赛场观察。移动互联网“是‘流阅读’而非‘块阅读’”——以彼为镜,报纸就是块阅读!搜狐移动端“首页头条放置时间不宜超过4个小时”,“随时用最新的稿件,去替换旧稿、流量下跌迅速的稿件。”④这样操作加上快讯推送,移动端愈发碎片化,差异化竞争,报纸就要反碎片化!且从区域、历史、版面3处入手。
聚焦区域之核。报纸喜欢说:深耕当地,这抓住了报纸的区域性特征。但如何深耕?下水道一堵一报,救小猫图文并茂……自媒体兴起前略有价值,现在就是一地鸡毛。《东方早报》2015年10月宣布明年全新改版,其理念:“研究上海之核”,让人眼前一亮。深耕要瞄准核心,什么是核?发展是中国的第一要务,是解决一切问题的关键,这就是核。核心既明,聚焦区域之核,就是聚焦区域(地方/行业)发展的主旋律、多样性。
——主旋律强度。主旋律即发展大局,它有区域性重点。上海是我国创新驱动经济发展的前沿阵地,正大力培育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新产业的“四新”经济。《东方早报》宣称:“植根上海”“聚焦创新与转型”“重新发现上海与世界”。主旋律又有阶段性重点。2014年5月,中宣部、国家发改委发出开展“节俭养德全民节约行动”的通知,《海峡都市报》推出专题报道,派出多路记者暗访机关、国企、高校食堂、五星级酒店的自助餐厅,曝光浪费陋习;又对省粮食局、省海洋与渔业厅、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省农科院等省级机关单位的浪费现象点名曝光;引起强烈反响。
⑤面对新媒体“快报”的全球碎片化信息,报纸的传统功能——筛选——相当重要。李普曼说报纸是探照灯,筛选就是聚焦,它决定灯往哪儿照。照亮发展大局的区域重点、阶段重点在地方或行业的正反现状,主流人群就会关心;对其“大事重做”:深度报道、系列报道、舆论监督、栏目设置、策划活动等;一句话,探照灯往哪儿照、专业水准如何?两者决定主旋律的强度。
——发展的多样性。报纸改版,是将筛选关口前移,用到版面设置。且从报纸三大块“新闻、评论、专副刊”考虑多样性,我论述过中国报业的特殊性,分析专副刊是大有潜力的改革沃土,并举出美国报纸常见的52个专刊主题:地方史、读书、饮食、园艺、户外、音乐、宠物、夜生活、健康与美体、儿童与家庭等。我们没有那样丰富的专刊,重要原因是视专刊为“钱包”,取偏重行业和公司的产经视角。⑥现在,要从“钱包”转向“发展的多样性”视角,加减专副刊,尤其增加区域的社会、文化、人的全面发展突出而又有读者缘的专副刊,从版面设置、记者分派“预先”筛选出区域发展的多样性。
上篇:
下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