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纸重视报料,现有了路边社,可在新闻生产上下游之间建立商业联盟。路边社机构设置从高到低,深入城市社区。一是说服社区网友在腾讯开微博,奖励优质报料;二是以此为线索通知记者;三是把报道转回腾讯微博,还选择一些通过腾讯弹窗推送。路边社的理念是:记者再多,多不过网友;记者再快,快不过当地人。这真是绝对真理!目前路边社初起,所求甚微,报社真该主动结盟,增加对人家的回报。如果以报业集团方式结盟,要求独家报料或按需点题,那是批量采购,更获得规模经济的优势。21且听工商界说:采购和销售是公司两个唯一赚钱的部门;1%采购成本的降低,平均增加10%的利润!
引网民回纸。说过采购再说制作,当务之急是把电子版这替代品撤掉。最新动态是《大众日报》在省级党报中“率先”撤掉电子版——PC与移动端一起撤。找到其PDF版,查阅当天报纸,点击,得到一张冷脸——“提示:此天的报刊没有发布!”再进大众日报App,点击“报”,要求注册,这次倒客气——“请输入您的订报手机号”——没订报,您就别看了,您啦!
早有市场化报刊撤电子版,但“省级党报”却有标杆意义,它是报业集团的龙头。我2015年10月15日22时进入大众网,查阅集团所属报纸的数字报,最新一期,《农村大众》是2015-10-13;《齐鲁晚报》10-14;《生活日报》10-14;《鲁中晨报》10-13;《半岛都市报》10-14……一句话,“当天”报纸全部没上网。以“集团”规模撤电子版,这把火终于烧起来了!从此山东新闻,被倚天剑一劈为二,有的“网比纸快”,有的“纸比网快”——天下英雄,唯使君与操!
撤电子版,像查杀木马病毒一样杀死替代,同时开辟报网差异化、搞媒体融合的新空间。我论述了报纸的媒体融合,是“印刷优先”地融合,把“自办”新媒体一分为二,能盈利的考核经营;不能盈利的,主要考核能否巩固壮大纸媒的内容舆论阵地、产业经营阵地、社会活动阵地;通过新媒体引导网民——特别是其中的非报纸读者,从4条途径回到报纸——阅读回纸、发行回纸、广告回纸、活动回纸。
公平新客户。新媒体除“自办”外,还有“他办”,后者当然不会引网民回纸,但可培育成“公平新客户”。当前与这客户交往极不公平,荆楚网总编辑张先国说:“一些商业门户网站与报业集团签协议,一年只给10万元。不签连这10万都没有,只能眼睁睁看他们天天侵权。”23——这就是不撤电子版的后果,你自己内容都免费上网,还怎么讨价还价?甚至,人家给你10万元,对他还有些不公平——明明可以白拿的、网上有个“大家拿”的!
上篇:
下篇: